方圓解讀 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為企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人為溫室氣體一直是導致氣候變化的最大原因,而其中不小的排放來自中國、美國、歐盟、印度及俄羅斯。[1]因此,中國在2016年的《巴黎協定》中承諾到2030年,將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減少60-65%,保證在維持經濟成長的同時保護環境。憑藉方圓企業服務集團於氣候變化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及多年來在幫助上市公司識別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和機遇的豐富經驗,我們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開始全面綠色轉型,關注與氣候有關的一系列政策,將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路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下將對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進行梳理和解讀,及簡要討論這些政策為企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為貫徹落實推進“減汙降碳”的行動,我國發佈了碳達峰碳中和 “1+N”政策,詳細指出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主要目標以及減碳路徑措施及相關配套措施,為日後推進減汙降碳工作提供指引。並以2030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為目標,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能源結構低碳轉型、與及經濟社會綠色轉型。

 

雙碳“1+N”政策體系中,“1”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N”則包括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2],以及其他重點領域和行業政策措施和行動。

 

中共十八大以來,在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碳排放強度顯著下降。根據Carbon Brief網站的資料,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2.3億噸, 同比下降了8%,創歷史低位; Carbon Brief 9月1日基於官方資料和商業資料的新分析顯示,中國的排放量現已連續四個季度同比下降,延續了近期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下降趨勢。[3]

 

雖然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顯示下降趨勢,但由於仍以傳統化石燃料作為主要的能源來源,勢必會對“雙碳”政策的落實產生負面影響。如要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應要嚴厲落實“1+N”政策,徹底改善環境品質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下為政策的關鍵要素:

1. 嚴格執行強制資訊披露:

加快推動氣候變化相關資訊的強制性披露是各項工作開展的重點,尤其是完善和建設企業與金融機構層面的碳排放資料收集體系、建立國家層面的氣候變化資訊披露制度機制等,從而加強“減汙降碳”工作在法規標準、管理制度、市場機制等方面的規管。同時,制定和修訂溫室氣體排放標準、加強溫室氣體監控等監管措施、推動保護生態環境相關的法律法規, 以促進企業污染物和碳排放量的資訊披露。[4] 

2. 設立完善的市場機制:

市場機制是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關鍵。“1+N”政策指出:為了更好的具體落實減碳工作,需要政府公共支出和市場構建上的互相配合。首先,將氣候變化等相關因素納入政府財稅政策體系,將氣候風險納入政府公共投資、政府採購和國債發行的評估範圍。然後,完善碳定價機制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結構,形成有效的碳價格信號,引導投資市場的低碳轉型, 發展綠色金融

3. 加強技術優化:

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著力推進重點行業的節能減碳行動與污染深度治理。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積極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建立區域再生水迴圈利用體系,推廣汙水處理廠的節能降耗和熱能利用技術。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優化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技術路徑,推動污染土地植樹造林。在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方面,加強資源迴圈利用,減少有機垃圾填埋,減少城市垃圾填埋場的垃圾滲濾液、惡臭和溫室氣體的排放。[5] 

4. 加強重點排放行業的能源轉型:

“1+N”政策表示,要加快形成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生活方式和空間格局。我國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以柴油貨車為主的交通運輸結構,是導致環境污染和碳排放強度高的主要原因。“1+N”政策將實施結構調整和綠色升級作為重點方向,大力支持能源轉型,推動清潔化和低碳化的能源供給體系和終端能源消費電氣化,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增長。

然而, “1+N”政策除了在規範社會各行業落實低碳要求的同時,也為很多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可再生能源發電:

“1+N”政策明確表示將重點發展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來取代傳統的燃油發電,更表明到 2030 年,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的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因此新能源將成為市場的投資趨勢。

 

建築業:

“1+N”政策要求城鄉建設過程中要徹底落實低碳目標,例如建設海綿城市和使用綠色低碳建築材料材、綠色建造方式等。更指出到2025年,城鎮建築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要達到8%,新建公共機構建築、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爭取達到50%。為建築設計、施工及建築材料領域相關行業提供了新的機遇。

 

新能源汽車:

一直以來,交通運輸行業對於傳統能源需求的依賴甚高。而“1+N”政策明確保障了新能源汽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規定必須開展充電樁、配套電網、天然氣加氣站、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以配合新能源運輸工具的發展,這使新能源汽車製造業及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都將迎來政策利好消息。[6]

 

隨著“1+N”政策的逐步實施,激發了金融市場對綠色行業發展的投資,包括綠色債券,綠色產業上市融資,綠色信貸產品等,為市場帶來了更多的投資機會,碳交易市場也將明確碳排放權的市場化交易,為企業推進“雙碳”工作提供融資空間。

 

由此可見,雙碳“1+N”政策帶動了ESG和綠色金融的發展,並成為未來幾年ESG和綠色金融的討論重點。但是“1+N”政策在為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該政策明確地要求企業和金融機構的碳資訊披露,並具體制定重點行業和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標準。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佈《金融機構環境資訊披露指南》,對金融機構環境資訊披露形式、頻次、應披露的定性及定量資訊等方面提出要求。

 

以上可見,嚴格遵守披露要求和誠實公開碳資訊對企業和金融機構的重要性。因此,企業必須將ESG融入至業務的核心,在制定完善的ESG管理和ESG資料收集時,預留足夠時間、資源和專業知識以及建立必要的管治架構。

[1] 气候峰会COP26: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和欧盟等排放大户有哪些减排行动?

[2] 碳中和碳达峰“1+N”政策体系落地,这些行业将迎来新机遇

[3] China’s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s fell by an estimated 1.4% in the first three months of 2022, making it the third quarter in a row of falling emissions

[4] 解读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基础核心要素

[5] 国务院公布「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6] 碳中和碳达峰“1+N”政策体系落地,这些行业将迎来新机遇

企業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和環境社會管治報告顧問

方圓的ESG團隊由環境合規專家組成,擁有專業技術和多年經驗,曾為多家大型上市企業提供服務。我們能為上市客戶預判風險,並在撰寫優質的ESG報告同時,為上市企業進行詳盡剖析,包括通過評估針對氣候變化為企業帶來的風險。我們更會提供盡責及具有深度的諮詢,提高企業於環境、社會及管治方面的表

方圓解讀 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為企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方圓解讀 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為企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人為溫室氣體一直是導致氣候變化的最大原因,而其中不小的排放來自中國、美國、歐盟、印度及俄羅斯。[1]因此,中國在2016年的《巴黎協定》中承…

方圓ESG點評 香港於全球市場在企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表現

方圓ESG點評 香港於全球市場在企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表現 近年來,隨著氣候變化、企業社會責任、環境污染等議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投資者不再僅僅依靠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資料或技術層面等因素來衡量其投資價…

氣候變化不可逆轉 ESG報告將挑戰轉化機遇

近日由聯合國領導全球1,300名獨立科學專家組成的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公布了一份《氣候變化2021:自然科學基礎——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內容指氣候變化是已經無…

氣候變化不可逆轉 | ESG報告將挑戰轉化機遇

近日由聯合國領導全球1,300名獨立科學專家組成的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公布了一份《氣候變化2021:自然科學基礎——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內容指氣候變化是已經無…

全球氣候峰會 推進《巴黎協定》實踐減排目標

美國總統拜登於4月22日至23日召開為期兩天的全球氣候視像峰會(下稱「氣候峰會」),該會邀請了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出席,當中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亦於氣候峰會上共同商討如何應對氣候變遷危機。…

企業必須謹慎保障客戶私隱

根據私隱專員公署(下稱「公署」)的2021年的第一季,已經發生多宗社交媒體因未有適當保管或使用用戶個人資料而需要接受調查的事件發生;而在2019年公署所接獲的2,332宗投訴當中,涉及三個私營機構及一…

核廢水排放之反思:放棄使用核能 研發新清潔能源

方圓企業服務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及集團行政總裁魏偉峰博士,認為早前(4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兩年後開始將核電廠受放射性物質污染的廢水排放入海的決定,不單觸發鄰近各國如中國大陸、韓國和台灣各地政府及…

方圓企業服務集團 支持修改公司董事資料建議

方圓企業服務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及行政總裁魏偉?博士,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將於明天(9日),到立法會向委員就建議實施現行《公司條例》中保護公司登記册上個人資料的有關條文,提出建議及簡介表示…

【魏述企業】操控股價洗黑錢 信息披露知風險 

昨日(10日)多名人士涉嫌干犯《證券及期貨條例》第295條虛假交易的罪行,操控壹傳媒(00282)股價被捕。其後有金融界別人士指有關證券市場上涉及虛假交易,應屬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下稱「證監會」…

獨角獸上市: 一場信心的博奕

同股不同權(雙重股權制/Dual Class Shares “DCS”)出臺以來,引發市場不同聲音,首只以挾著「新經濟產業」及「同股不同權」之名上市的小米,成為香港聯交所推出同股不同權新股上市的破冰船…